中央一号文件: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
发布时间:2022-02-28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措施之严、措词之严、追责之严均前所未有!具体采取哪些措施,从一号文件规定来看,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保护责任。一号文件要求,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多年来,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均只强调耕地保护是政府责任。2021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强化任务考核。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三条控制线”顺序,指出要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这段话中,强调了“三条控制线”的顺序,首先是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这是放在首位必须落实的控制线,其次是生态保护红线,第三才是城镇开发边界。因此,一个地方盲目扩张建设用地的想法看来必须刹车了,今后只能走科学化、节约化的用地之路。其次,这段话提出了“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意味着今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是上级确定的,地方想擅自调整永久基本农田或擅自占用耕地的路走不通了。第三,这段话还提出要对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三是防止耕地“非粮化”。要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四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针对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改进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
五是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一要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二要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三要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三项措施虽然只短短的三句放,但内涵丰富,每项任务都是在“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来源:自然资源普法